医学生学习笔记——疑难病例讨论制度释义
1. 定义
为尽早明确诊断或完善诊疗方案,对诊断或治疗存在疑难问题的病例进行讨论的制度。
2. 基本要求
- 疑难病例范围明确:包括诊断或诊疗方案不明、未达预期疗效、再次住院与手术、严重并发症等情况的患者通常可认定为疑难病例。
- 讨论组织开展:由科室或医疗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原则上由科主任主持,全科人员参加,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或机构外人员。
- 讨论记录规范
- 医疗机构统一规定记录格式和模板,讨论内容专册记录,主持人审核签字,结论记入病历。
- 参与成员至少 2 人具备主治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 释义
- 明确疑难病例范围的方法
- 总体要求:从院、科两级层面明确识别标准,尽早识别疑难病例。
- 医疗机构层面
- 依据自身情况确定基本指征:依照诊疗范围和医疗技术水平确定基本指征,并确保医务人员了解。
- 基本指征具体情形:包括诊断或诊疗方案不明、未达预期疗效、再次住院与手术、严重并发症等符合疑难病例基本指征。
- 对参与人员资质要求的原因
- 疑难病例特点决定:疾病复杂,诊疗要求高,需成员具备较强临床能力。
- 主治及以上人员优势:知识经验丰富,判断诊治能力强,能保障讨论效果。
- 保障讨论质量所需:确保有资质人员参与,保障讨论全面性、科学性,结论可靠可行。
-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文本的内容
- 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 讨论相关信息
- 时间与地点:明确讨论的时间和地点。
- 参加人员:详细列出人员信息,注明其他科室人员所属学科和职称。
- 主持人与记录人:标注主持人和记录人。
- 讨论过程要点:记录发言人要点,包括病情分析等内容。
- 讨论结论:记录拟定的诊疗方案,包括治疗方向等,主持人审核签字。
- 病历记录关联:将结论记入病历。
- 发挥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的作用
- 解决当次医疗问题:保障就医安全和诊疗质量。
- 积累诊疗经验:提升对同类疑难病例的诊疗水平。
- 促进经验交流:在医疗机构内交流经验,提升医疗能力。
- 讨论主持相关问题
- 科主任主持的原因
- 管理责任:科主任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需对疑难病例诊疗工作协调、把关。
- 特殊安排:科主任公差时,向医疗管理部门备案,由其指定科室负责人主持。
- 医疗管理部门人员主持的情况:病情超出本科范围、需多学科参与、有机构外人员参加时由医疗管理部门人员主持。
- 医疗管理部门人员主持的情况:病情超出本科范围、需多学科参与、有机构外人员参加时由医疗管理部门人员主持。
- 邀请相关人员参加的情况:解决疑难病例所需诊疗能力或医疗设备条件超出本科室或本医疗机构范围,以及为确保全面诊疗方案时,应邀请相关科室或机构外人员参加。
- 疑难病例讨论的频次:由各临床科室根据本科室诊治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
本文2024-12-06 17:21:21发表“干货技巧 ”栏目。
本文链接:https://kms.qipuai.com/article/97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