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负性指标”影响绩效、引起医疗纠纷,临床、医务需重点关注!

栏目:卫健聚焦 来源:奇璞智 发布:2024-07-24 浏览:11 收藏

作为一个负性指标,我国手术患者术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成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亟待得到更多关注。相关人士甚至指出:“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是手术质量安全里最重要的数据之一,重要性可能仅次于围术期死亡率。

 

什么是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


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要进行的计划外再次手术。包括医源性因素,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严重并发症必须再次施行手术;以及非医源性因素,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再次进行手术。

2023年8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末,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麻醉并发症等负性事件发生率进一步下降,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不高于1.8‰。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4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突出强调了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非计划再手术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是手术质量安全管理中的的核心指标,其是指患者在一次住院周期内,因前次手术导致的并发症或者其它不良结果而重返手术室发生再次手术。

在笔者审查的病历中,由医院主动标明的非计划再手术是极少的,大多数的非计划再手术案例是要通过审查病历来确认:通过病程记录、术前讨论和术前小结、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进行甄别。

虽然非计划再次手术不能直接等同于医方存在医疗过错,但作为医疗质量评价的负性指标,院方不主动注明的非计划再次手术大多也确有问题可以发掘。当笔者审查病历时,发现此种情况时,往往要对医院围手术其管理和手术过程、手术后的查房和护理进行重点审查。

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原因


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原因中,术前评估不足、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手术技术所限、围手术期护理管理问题 4 项累计占比达 76.69%。

从问题发生的环节来看,一是术前对患者评估不足。

如对患者身体状况、病情、手术损伤导致的身体机能变化等情况预估不足,进而导致问题的发生。如择期手术导致患者术后急性心肌梗死、难以逆转的心功能衰竭等。

二是由于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或偏差导致术后出现并发症。

如患者术后出现出血与血肿、切口感染、切口裂开、术后周围神经受损、胃肠吻合口瘘等需要再次接受手术的并发症。

三是术后管理不善。
在转运、照护等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由于医务人员或患者等因素导致患者需要再手术(介入)的后果,如坠床、跌倒导致的骨折、切口裂开等。

科室管理要求


根据医疗核心制度要求,非计划再次手术前必须进行全科讨论(必要时组织全院大会诊),并将讨论内容记录在病程中。很显然张某病历中二次手术前没有进行相关讨论。 院方也当然认为其诊断、处置等诊疗过程中不存在医疗过错。

1.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前进行全科讨论(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全院大会诊),并将讨论内容记录在病程中。

2.科室每月非计划再次手术情况需利用质控活动进行分析评价,讨论意见及改进措施,并将讨论情况记录在《科室质控活动记录本》中。

 

奇璞智——高质量知识付费内容在线AI创作共享平台!

 

奇璞智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学习的高质量知识付费内容在线AI创作分享平台,让医保卫健领域的专业知识得以轻松访问和充分传播。我们希望通过聚集优质知识付费内容,围绕医疗从业者日常工作、家庭教育、生活娱乐等方面提供多元化的交流分享服务,帮助他们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奇璞智“创作者中心”允许知识创作者上传原创文档等虚拟知识产品,在享受平台充分的流量曝光和推广权益同时,也为知识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实现收益的机会,实现知识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转化。平台将逐步接入GPT大模型技术,基于海量的知识库资源,提供生成式问答、智能推荐、内容创作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AI智能化服务,让每个人都成为知识的创作者!

 

标签: # 绩效 # 指标
分享: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在线客服
己有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