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7原则释义
办公室墙上贴有“质管七原则”的海报,我想把它作为质量管理的文化来培养传播,下面对这“7原则”进行一番解释。
1、患者至上(patient first)
“患者至上”四个字人人都懂,但是,要在质管过程中始终体现“患者至上”四个字,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想用一个指标来说明。“危急值及时处置率”是我们JCI时做的一个指标,医生接到危急值通报后,应在45分钟内完成对患者的处置,并书写病历记录。经过各种手段,我们把这个指标做到了90%以上,数据非常漂亮。JCI专家也翘大拇指说我们做得好,但是,他提出了另一个思路,危急值的处置如果仅仅从医生接到报告开始计时,于患者病情的解决并不是最好。比如,如果最初医生开医嘱后护士采样延迟、护工送标本延迟、检验科检验延迟,那么,即使后面医生处理得再及时,也没有意义。也就是说,危急病情处置是否及时,不应该从危急值报告后开始,而应该从一开始的病情评估和开医嘱就开始,这才是从患者出发的患者至上的质管思路和质管逻辑。
对于任何质量指标,都应该首先从患者的立场进行思考,这才是质量管理的“患者至上”原则的精神实质所在。
2、团队合作(team work)
"团队合作"四个字也是说时容易做时难,几乎所有的质量活动都是靠团队完成的,不要逞英雄主义。
首先,质管部要和医疗、门办、护理、院感、药学、病案、信息、保障、医保、科教以及两办纪检等所有部门精诚协作,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可以仅靠一个部门就可以高质量完成。
其次,部门内也不是主任一个人就可以做好事的,三甲复评需要高效率的有机整合的团队推进机制,必须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然后,还要创造性地建立各种团队,比如,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个跨学科病种,全院有五十几个科室收住过该病,怎样确保同质化治疗,搜集全样本数据并验证之,这靠呼吸内科是绝对做不到的,必须建立跨学科团队来做这件事。又比如“提高静脉输液规范率”是国家十大质量安全改进指标之一,也不是药学部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质管部来协调,建立至少包括药学、医疗、护理、数据中心、信息部等部门参加的团队,大家共同努力,又各司其责,才能做得好。
3、遵循证据(evidence-based)
医生诊疗决策需要遵循证据,这是现代医学的基石;质量管理也应该遵循证据,同样应该成为现代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石。制定一个质量目标(指标),不能违背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比如,我们不能做一个“提高术前一天备皮完成率”的指标,因为术前一天备皮已经被最佳证据所否定,有害无益。其他还有很多指标,都应该以循证医学的镜子照一遍才行,如某类药占比要达到多少多少,就违背循证原则,也违背“患者至上”原则,因为没有证据证明此类药对患者有益。
4、数据说话(speak with data)
做质管的,一定要用数据来说话,这就要求,首先要懂得数据的基本特性。数据有哪些特性呢?我曾经总结过,至少有六大特性:数学确定性、透明、可验证、可比性、可深挖、需要使用(详见拙文《数据的特性》)。
数据不挖,相当废品;数据不真,胜于毒药;数据不用,等同垃圾。得数据者,得质量之三味也。
5、系统改善(systemic improvement)
系统改善是相对于个人追责和个案改善而言的。大凡不良事件,都有个体原因,但是,如果仅仅进行个人追责和局部改善,是无益于整体进步的,必须着眼于系统改善才有意义。
我院有一个经典的系统改善的案例,就是防坠楼。2014年2月发生的一起坠楼事件,医院不是追责当事科室当事医务人员,而是进行了根因分析(RCA),然后进行了全院的系统改善,对所有的窗户装了限位器,所有的楼顶装了门禁和防跳楼护栏,所有的天井和楼梯装了防护网,并对住院病人进行常规自杀倾向评估。这一系列的改善是系统性的,结果非常明显:2014年前医院每年发生2-3起跳楼事件,之后至今仅发生1起,差别具有显著意义。
系统改善的意义远大于个人追责,这是质管人必须明白的道理。
6、到达现场(on the scene)
行政管理包括质管,很容易养成坐办公室的习惯。发生一起事件,坐在办公室里电话指挥,电话催要资料,微信发通知,网上发文,线上通报,诸如此类,往往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日益加大临床和行政后勤间的隔阂。
处理质量问题,一定要到现场,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警讯事件的根因分析,要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导尿医嘱(有几十种之多)不规范,要打开电子病历系统亲自调查,这是到现场;一千条数据核查,要根据数据提取路径在各大系统里亲自提一遍,要在EXCEL表里亲自做比对、筛选、数据透视、查重,这亦是到现场;科室质控会议不规范,不能只看会议记录,要亲自参加会议,这是到现场;急救演练,要现场模拟,不能只看演练记录和考试......
只有到现场,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之所在,也才能找出真正的改善措施;坐在办公室里是没用的。
7、透明通报(transparent reporting)
所有的不良事件,都应该透明地暴露出来,不要捂着盖着,这是医疗安全的基石。这个道理已经说得太多了,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原因有二:一者员工有顾忌,不愿意自曝其丑,担心被追责;更重要的是,缺乏信任,不良事件如果报告出来却得不到解决,得不到系统改善,久而久之,员工便会对系统缺乏信任,便不再有报告的兴趣和自觉。
因此,透明通报仅仅是第一步,是最基本的一个动作,report;必须有后续的改进,improve;每一个report,都有improve,员工才会逐渐养成对系统牢不可破的trust;report,improve,trust,三者都具备,才能达成JCI所期望的目标“高可靠(high reliability)”医院。
因此,透明通报(transparent reporting)是通向高可靠(high reliability)的基础,也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这一原则其实不仅仅适用于医院,它是普适的,不良事件是进步的起点,勿以“负能量”视之。
我希望,质管七原则,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最好能形成文化。但文化的事,谁又能把握得定呢,能够说说,其实也不容易了。
奇璞智Mall——高质量知识付费内容在线AI创作共享平台!
奇璞智Mall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学习的高质量知识付费内容在线AI创作分享平台,让医保卫健领域的专业知识得以轻松访问和充分传播。我们希望通过聚集优质知识付费内容,围绕医疗从业者日常工作、家庭教育、生活娱乐等方面提供多元化的交流分享服务,帮助他们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独特的“智Mall”业务模式允许知识创作者上传原刨文档等虚拟知识产品,在享受平台充分的流量曝光和推广权益同时为知识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实现收益的机会,实现知识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转化。平台将逐步接入GPT大模型技术,基于海量的知识库资源,提供生成式问答、智能推荐、内容创作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AI智能化服务,让每个人都成为知识的创作者!
本文2024-07-25 20:32:07发表“医保新知 ”栏目。
本文链接:https://kms.qipuai.com/article/220.html